分析仪器

综述

  • 药食同源植物中生物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吴玉杰;汪倩;蔡翔宇;张峰;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由氨基酸脱羧或醛酮胺化和转氨形成。生物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及加工食品中,微量摄入有促进生长、促进新陈代谢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一旦过量摄入会导致严重的人体毒性反应和代谢紊乱,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危害人身健康。因此,灵敏便捷、高通量且节能环保的生物胺检测技术对人体健康风险预警和防范十分必要。目前,生物胺检测前处理主要采用萃取后衍生的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本文针对不同食品中的生物胺,其毒性与理化性质、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建立葛根等药食同源植物中生物胺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提供科学参考。

    2022年02期 No.24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仪器研制与改进

  • 基于FID的高温型总烃在线分析仪的研制

    倪章;华韵晨;朱雯飞;吴辉;李晓旭;

    基于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研制了高温型总烃在线分析仪。仪器整机尺寸为 43cm×40cm×22. 5cm,重量为 27kg,正常运行功耗约为 150W。本文介绍了仪器运行流程及工作原理,并对仪器独特的气体流路以及双层恒温箱结构进行了阐述,最后以甲烷(CH_4)标准气体为样气,测试了仪器各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在 0~10000 μmol·mo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 R~2大于 0. 999;示值误差≤2%;最低检出限为0. 09 μmol·mol~(-1)(CH_4);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1%;响应时间约为 3. 2s;零点漂移≤±0. 5 μmol·mol~(-1);量程漂移≤±3%F. S。本仪器操作简单、成本低、稳定性高,能够 24h 连续自动监测总烃含量,可应用于地区大气环境监测以及石油化工等固定污染源废气的排放监测,具有良好的商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2022年02期 No.241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基于LAMP技术的核酸浊度检测仪研究

    田雪梅;武彩虹;侯学伶;钱成荣;刘昱;银广悦;

    采用基于LAMP技术核酸检测平台可以实现比传统PCR检测平台时间更短,成本更低,更有利于广泛的基层推广使用。用于LAMP技术的核酸浊度检测仪,采用了基于STM32F407微处理器和TMP116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精确控制电路,描述了基于S1336-44BK光电池的高精度光电检测设计,给出了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实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扩增及结果判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的结果。

    2022年02期 No.24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钠气溶胶在线监测仪器的研发集成及性能测试

    朴君;杜海鸥;王旭;周培德;王荣东;王国芝;

    钠气溶胶是钠冷快堆出现钠泄漏及钠火工况时产生的特征性产物,空气中存在的极早期微量钠气溶胶监测对相关事故监测和事故处置意义重大。为了解决工程应用领域钠气溶胶在线监测手段空白问题,研制了一款基于等离子体激发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在线测量空气中钠元素含量的探测仪器,通过仪器集成设计,完成了从原理实验装置到成套设备的转化,并通过一系列样机模拟性能测试,说明该仪器对空气中微量钠气溶胶具有很好的检测能力,光谱和设备整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还具备短时高浓度钠气溶胶耐受能力,为实现工程应用提供了可能。

    2022年02期 No.241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二噁英类自动连续采样系统的研制及工程应用

    闫军;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半连续性排放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二噁英类自动连续采样系统是固定污染源现场替代人工采样,实现半连续性监测(连续采样,周期分析)二噁英类排放的重要设备。本研究研制了一种二噁英类自动连续采样系统(以下简称采样系统),以整体优化设计理念,融合了多项创新技术,确保采样系统的高可靠性、采样结果的准确性、整套系统的自动化及智能化。通过现场应用测试,采样系统性能可靠(跟踪率在95%~105%之间)、二噁英类采集效率高达98%以上、与手工采集样品分析结果的误差较小,仅为39.3%,处于技术标准要求的合理范围。较好满足了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完全可以替代现场手工采样,实现二噁英类排放的半连续性监测。

    2022年02期 No.241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仪器应用

  • 电位滴定法测定氟化钠的含量

    王艳;王达彤;刘友彬;张晓霞;王瑞菲;岳涛;

    建立了一种电位滴定法测定氟化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氢氧化钠降解氟硅酸钠与硝酸镧作为滴定剂,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测量电极,测定总氟含量;扣除氟硅酸钠含量,获得氟化钠含量。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9.02%~99.79%,RSD(n=9)为0.24%,样品测定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该方法简化了前处理操作步骤,减少了目视判断终点带来的误差,降低试验过程的毒性,提高了氟化钠含量的检测效率,可作为《HG/T 5210—2017牙膏用氟化钠》补充分析方法。

    2022年02期 No.24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 ICP-OES法测定润滑油中钙、锌、磷、铁、铜等金属元素

    孙亚丹;丘晖饶;车超萍;韩香;

    润滑油中金属元素含量直接影响到工业设备润滑安全及故障预防,因此提高润滑油金属元素测定的准确性意义重大。本实验利用溶剂稀释法处理标准样品、待测样品、加标样品,再用ICP-OES测定润滑油中钙、锌、磷、铁、铜等5种元素30条特征波长下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及加标回收率。结果显示,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参与后续实验的26条特征波长,在0~900mg/kg的曲线范围内曲线相关系数都能达到0.999,低中高加标回收范围均在90%~120%之间。

    2022年02期 No.241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国产离子色谱安培检测器快速测定废水中碘离子含量

    施超欧;赵晓含;李泳谊;李晓;张业平;郭俊;祁利明;

    目前国内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碘离子含量的多数报道是利用进口仪器如Thermo和Metrohm,鲜有利用全套国产仪器进行水中碘离子含量的测定,特别是国产脉冲安培检测器并没有相关报道。将在Thermo ICS5000+离子色谱仪上开发的快速测定水中碘离子色谱条件应用到全套国产离子色谱仪-安培检测器上进行方法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I-在5μg/L~1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8以上,进样量100μL时检出限为1.03μg/L,定量限为3.42μg/L(3S/N),进样重复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3%~99.4%之间。检出限和测定下限仅为国标抑制-电导法的1/5左右,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满足I-的低浓度检测,为国产仪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2022年02期 No.241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乙醛、丙烯醛、正丁醛和异丁醛

    周晓芳;

    建立了顶空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乙醛、丙烯醛、正丁醛和异丁醛残留量的方法。乙醛、丙烯醛、正丁醛和异丁醛残在0.04~15.0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03~0.006mg/L,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85.7%~10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0%~2.57%。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测定结果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环境中不同水质中乙醛、丙烯醛、正丁醛和异丁醛等残留的监测。

    2022年02期 No.24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

    欧阳文森;蒋煜;梁骥;梁桂平;欧晓明;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检测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氰氟草酸和氰氟草酯二酸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并以水(0.2%磷酸)∶甲醇=1∶1(v/v)作为基准溶剂进行配制,可完成3种有效组分的同时分离检测。结果表明,3种组分含量在0.02~5.0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检出限为0.4n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9%~0.97%(n=5)。在冷藏(0~4℃)避光条件下贮存,2d内完成分析测定。利用以上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各组分平均收率均≧80%。表明该方法使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操作简单、高效,定量分析结果准确、稳定。

    2022年02期 No.24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 水浴加热王水提取ICP-MS法测量地质样品中微量银

    岑敏;刘宇;李悟庆;

    水浴加热王水提取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银,银被完全溶解,一些样品提取液中对银产生质谱干扰的锆元素溶解量很低,实现了目标元素与干扰元素的初步分离,使用 ICP-MS 采用~(107)Ag 同位素对银的含量可以直接进行测试。对于其他一些地质样品,提取液中锆含量较高,目标元素与干扰元素未分离,需要利用质谱校正方程 I_(107Ag)=I_(107Ag 表观)-K~*I_(94Zr)对银的测试结果进行校正。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检出限为 0. 0025μg/g,精密度为 1. 2%~3. 2%,准确度好,适合于分析测试大批量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银。

    2022年02期 No.241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 UNcle高通量蛋白稳定系统分析3种反转录酶

    武瑶;安琳;

    目的:反转录酶的热稳定性是重要的质控参数,利用UNcle高通量蛋白稳定分析仪多种检测功能对反转录酶热稳定性进行表征。方法:比较qRT-PCR方法及UNcle系统对3种反转录酶的热稳定检测,并利用UNcle荧光光谱分析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去羟肌苷对反转录酶的影响。结果:利用高通量蛋白稳定性分析系统UNcle进行反转录酶熔解温度Tm、聚集起始温度Tagg及蛋白均一度分析。和qRT-PCR检测结果相比,3种反转录酶的热稳定性顺序一致,但各自检测的Tm数值差距较大。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前处理,UNcle不需要外源添加染料,即没有引入外来变量直接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反映反转录酶本身的Tm值。结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准确表征反转录酶热稳定性的方法,为反转录酶的研发质控提供重要检测依据,并为UNcle在其他蛋白的热稳定分析提供借鉴参考意义。

    2022年02期 No.241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蚕沙中16种元素的含量及多元统计分析

    郑倩倩;王小芳;刘红娟;盖忆青;张淼;靳茂礼;

    目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蚕沙中16种元素(包括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20批蚕沙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方法:将蚕沙样品经微波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蚕沙中16种元素含量,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产地区分。结果:16种元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0.998,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20批蚕沙样品进行了产地区分,分为4类;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值达到76.233%;以VIP值>1为标准,提取了K、Ca、As等3个主要元素成分,作为蚕沙分类的质量标志性成分。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能准确测定蚕沙中16种元素含量,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对蚕沙的产地区分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22年02期 No.241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同时测定工业废气中COS和CS_2

    王强;高畅;熊思;吴得福;王永红;秦杰;刘大伟;李金花;贺鹏;周保学;

    基于气相色谱分离、低温等离子放电与发射光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 COS 和 CS_2的新方法。以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作为样品的发射光谱(OES)激发源,以 DBD-OES 微型发射光谱系统产生的 384. 94 nm特征光谱为检测信号,以电荷耦合检测器(CCD)采集信号;仪器检出限,COS 2. 7μg·m~(-3),CS_21. 8μg·m~(-3);精密度(重复性试验 n = 9),COS 5. 8%(10μg·m~(-3)),CS_26. 9%(2. 5μg·m~(-3));环境大气加标回收率 84. 0%~92. 7%。本方法灵敏快速,简便易行,可应用于同时测定 COS 和 CS_2的实验室和应急监测。

    2022年02期 No.241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研究与讨论

  • 焦炉烟气CEMS应用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邓春娟;赵红伟;李峰;

    焦化行业超低排放后常规污染物浓度排放显著降低,同时焦炉串漏形成的高浓度有机物干扰以及治理设施带来的高湿、高氨逃逸和高水溶性盐烟气对烟气排放连续自动监测系统(CEMS)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探索焦炉烟气HC干扰物、水、氨及水溶性盐对CEMS监测数据的影响,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对某焦炉烟气开展不同类型CEMS(稀释法、完全抽取式热湿法和冷干法)干扰及适用性测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CEMS测试数据、不同原理参比方法监测数据结合生产工艺/烟气治理工艺进行分析,对不同方法的CEMS在焦炉烟气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以及常规标配CEMS在焦炉烟气应用中的适用性和焦炉烟气二氧化硫测量方法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2022年02期 No.241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 一种金属元素盲样测量结果修正方法

    郑德超;周志梦;彭木林;赵红杰;刘晓军;闵春;叶伟;

    以Na、Cu和Li为例,介绍了一种金属元素盲样测量结果修正方法,并以实验室间比对的形式进行了验证。实验选择稳定性高的方法,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干扰,用相近浓度标准物质的测量结果修正盲样测量值,并计算扩展不确定度。对于Na、Cu和Li浓度参考值(K=2)分别为0.86±0.02 mg/L、95.8±1.9μg/L、1.35±0.03mg/L的盲样,分析结果(K=2)分别为855.5±6.5μg/L、97.4±0.6μg/L、1.344±0.007 mg/L。实验室间比对显示:测量结果均为非粗大误差可疑数据,En值评价结果有效,ZR值评价结果满意。方法满足盲样测量需求,可供各实验室参考。

    2022年02期 No.241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 TVOC标准吸附管系列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探讨

    吴领军;孙银生;梁亚丽;吴培源;毛盟;

    探讨了气相色谱外标法制作标准曲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改进了标准吸附管系列制备方法。吹扫标准样品制作标准管,首选空白值≤3μg/mL的微量进样针,同时操作过程要恒定润洗高度。吹扫吸附方式采用针尖抵触填料,一次推入,吹扫氮气流量选用70mL/min,吹扫5 min。经热解析进入色谱定量分析。结果 GB50325–2020标准规定的16种识别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方法精密度RSD<3.0%,质控样测量相对误差<3.0%,整体效果良好。

    2022年02期 No.241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 蒙特卡洛法评定ICP-OES测定钢中磷含量的不确定度

    刘枫;石正岩;林莎莎;齐丽璟;刘颖;

    以ICP-OES法测量低合金钢中磷元素含量为例,介绍了蒙特卡洛(MCM)法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过程。用MATLAB软件编写了仿真程序,并获得了输出量最佳估计值w_p=0.0055%、扩展不确定度w_p=(0.0055±0.0008)%,k=1.96和置信区间[0.00468%,0.00632%]。通过比对单批次MCM和自适应MCM的输出结果,显示两者在仿真次数足够大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均能得到稳定的输出结果。同时,与GUM法进行比较,验证了GUM法适用于ICP-OES法测定低合金钢中P元素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2022年02期 No.241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 样品温度对在线pH计测量的影响

    董慧来;郭碧波;

    在线分析仪表的种类繁多,在工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作为其中的一类分析仪表,无论按被测介质的相态来划分,还是按照测量原理来划分,在线pH计通常都被划分为简单的一类分析仪表,掌握pH计的维护一般都会作为在线分析仪表从业者技能的最低要求。然而,pH计的测量原理实际上非常复杂,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问题需要解决。这其中样品温度的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会经常发生。本文就着重对于样品温度对于在线pH计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2022年02期 No.241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 乙酸正戊酯制备实验中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梁向晖;

    将内标核磁共振氢谱法(1H-QNMR)以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乙酸正戊酯的制备实验中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H-QNMR法定量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在简单组分的定量分析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两种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022年02期 No.241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原油实沸点蒸馏仪在实沸点蒸馏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

    董元成;文千;倪晓晶;武国庆;

    原油实沸点蒸馏是原油评价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对实沸点蒸馏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分析了原油含水、蒸馏过程液泛、系统残压波动、飞温、脱空等因素对实沸点蒸馏数据准确性的影响,通过操作参数的优化和调整,可以提高原油评价数据质量。

    2022年02期 No.241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 加速电压和束流强度对热敏感材料扫描电镜图像的影响

    周宏敏;付圣权;李明;黄健柳;

    扫描电镜为材料形貌和成分分析中普遍使用的仪器,但部分材料由于导电性及导热性差,在实际观测过程中容易发生形貌变形。本实验以蓝绿藻、有机高分子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样品,研究了不同加速电压和束流条件下对观测样品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热敏感材料,电子束总能量在一定范围内时,与束流相比,加速电压对材料的影响更大,优先采用降低加速电压更合适。

    2022年02期 No.241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仪器介绍

仪器使用与维修

  • 德国布鲁克D4 X-射线衍射仪维修案例

    李国志;郝光云;

    以布鲁克D4 X-射线衍射仪为例,介绍了其机械手在设备正常情况下,分析样品时不能抓取样品,及仪器报错,通过对机械手抓样的原理进行研究。最终解决机械手故障,样品准备开关的维修过程,帮助企业快速恢复生产,降低维修成本。

    2022年02期 No.241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生命&健康

  •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在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胸膜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史利红;李丁丁;郑香;付敬华;张文艳;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至 2020 年于我院确诊的 120 例肺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的常规和 DWI 序列扫描特点,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值、ADC 中位值、ADC-5~(th)、ADC-10~(th)、ADC-25~(th)、ADC-50~(th)、ADC-75~(th)、ADC-90~(th)和肺癌分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肺癌不同病理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ADC 平均值、ADC 中位值、ADC-25~(th)、ADC-50~(th)、ADC-75~(th)、ADC-90~(th)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均 P<0. 05),其中分期越高则 ADC 值越小(P<0. 05),分化程度越高 ADC 值则越低(P<0. 05),且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 ADC 值较阴性患者低(P<0. 05)。因此,ADC 值对于判断肺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22年02期 No.241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 剖宫产术后CSP采用MRI动态增强与经阴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对比

    高素芳;吴永华;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采用 MRI 动态增强与经阴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对比。方法:选择 2017 年 1 月~2020 年 10 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诊治且经病理学证实为剖宫产术后 CSP 的 53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经 MRI 动态增强、阴道超声检查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3 例患者中,经 MRI 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为单纯孕囊型的有 30 例,不均质包块型有 21 例,诊断准确率为 96. 23%(51/53);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后为单纯孕囊型有 28 例,不均质包块型有 19 例,诊断准确率为 88. 68%(47/53);MRI 动态增强与经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 163,P=0. 141)。两组在瘢痕形态及与孕囊关系的诊断率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χ~2=0. 051,P=0. 462)。53 例中,胚芽、卵黄囊、原始心管搏动、孕囊瘢痕浸润的 MRI 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检出 1 例、2例、0 例、3 例,经阴超声检查分别检出 11 例、10 例、8 例、14 例,经阴超声检查的检查率高于 MRI 动态增强扫描(χ~2=16. 667,P=0. 001;χ~2=7. 619,P=0. 006;χ~2=13. 333,P=0. 001;χ~2=16. 425,P=0. 001)。经病理学证实 53 例中有29 例孕囊内出血、31 例宫腔积血、13 例合并绒毛及胎盘植入,MRI 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检出 23 例、27 例、12 例;经阴超声检查分别检出 13 例、14 例、5 例,MRI 动态增强扫描的检查率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χ~2=7. 323,P=0. 007;χ~2=12. 170,P=0. 001;χ~2=8. 327,P=0. 004)。结论:剖宫产术后 CSP 采用 MRI 动态增强与经阴超声检查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两者各有优缺点,为提高对剖宫产术后 CSP 患者的诊治效果,建议临床联合使用。

    2022年02期 No.241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 全自动凝血检测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中的应用

    赵明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类十分常见的临床慢性炎症相关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且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为了探究全自动凝血检测仪在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液中生化指标检测中的应用。本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呼吸内科病房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n=83)及稳定期(n=25)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n=25)。分析各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用于患者血浆各指标检测后,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COPD组及稳定期COPD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升高(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显著减少(P<0.05)。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各生化指标变化更为明显。D-D、FIB水平升高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CL-TOP型全自动凝血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实验室诊断学的标准,可用于临床指标的检测。而D-D、FIB水平能够用于评估COPD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状态。

    2022年02期 No.241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