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洋;张子微;于永;王兴华;于爱民;
采用自制的前表面荧光光谱仪(FFFS),研究了湿巾中荧光增白剂迁移量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无需化学前处理样品、仪器设备简单、检测速度快、全程检测时间只需十min、定量准确、实用性强等特点,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2016年S1期 No.20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于洋;张子微;于永;王兴华;于爱民;
采用自制的前表面荧光光谱仪(FFFS),研究了湿巾中荧光增白剂迁移量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无需化学前处理样品、仪器设备简单、检测速度快、全程检测时间只需十min、定量准确、实用性强等特点,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2016年S1期 No.20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刘媛;林曼曼;张霄;徐重新;仲建锋;胡晓丹;武爱华;谢雅晶;刘贤金;
采用从合成抗体库中筛选得到的磺胺二甲嘧啶Fab抗体,建立了磺胺二甲嘧啶一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实验用羊抗鼠IgG预包被酶标板,加入镧系元素Eu标记的磺胺二甲嘧啶与磺胺二甲嘧啶标准品共同竞争结合Fab抗体,建立了用于磺胺二甲嘧啶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I10)为0.4μM,抑制终浓度(I50)为13.5μM,线性检测范围在10.6~173.7μM之间。方法用于多种基质样本中的磺胺二甲嘧啶的快速筛查检测。
2016年S1期 No.20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刘媛;林曼曼;张霄;徐重新;仲建锋;胡晓丹;武爱华;谢雅晶;刘贤金;
采用从合成抗体库中筛选得到的磺胺二甲嘧啶Fab抗体,建立了磺胺二甲嘧啶一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实验用羊抗鼠IgG预包被酶标板,加入镧系元素Eu标记的磺胺二甲嘧啶与磺胺二甲嘧啶标准品共同竞争结合Fab抗体,建立了用于磺胺二甲嘧啶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I10)为0.4μM,抑制终浓度(I50)为13.5μM,线性检测范围在10.6~173.7μM之间。方法用于多种基质样本中的磺胺二甲嘧啶的快速筛查检测。
2016年S1期 No.20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祖文川;刘聪;任敏;汪雨;
分别将自制便携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应用于水中锂的测定。优化条件下,对两种方法工作曲线的线性、检出限、重复性等分析性能参数以及实际水样锂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比对测试。结果表明:便携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对水中锂测定检出限可达到10μg/L,以50μg/L标液7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考察本方法的精密度,结果小于5%。便携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在易于实现野外测量的便携优势以外,较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更为优异的检出性能。
2016年S1期 No.209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祖文川;刘聪;任敏;汪雨;
分别将自制便携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应用于水中锂的测定。优化条件下,对两种方法工作曲线的线性、检出限、重复性等分析性能参数以及实际水样锂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比对测试。结果表明:便携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对水中锂测定检出限可达到10μg/L,以50μg/L标液7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考察本方法的精密度,结果小于5%。便携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在易于实现野外测量的便携优势以外,较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更为优异的检出性能。
2016年S1期 No.209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郝振霞;金莉莉;周苏娟;于良子;陈红平;刘新;鲁成银;
以福林酚显色反应和分光光度法为基础进行多酚含量检测是当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方法[1,2]。与其他显色体系相比,福林酚显色反应因为定量准确且检测结果可用于简单评估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而广受青睐,但是文献报道该反应需30~90min才能达到适宜分光光度检测的稳定状态[3]。为避免同一检测系统中(包括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不同检测对象的显色反应时间差异(t)所造成的测量误差(A),常规实验室检测均在显色反应完成后、颜色信号达到稳定状态后进行,整个测试耗时超过2h,检测效率较低。实验利用微流控纸芯片[4,5]的阵列反应能力,进行标准溶液与样品的同步平行显色与信号检测,通过消除检测中的显色反应时间差异(即使Dt=0),消除检测数据对显色反应进行程度的依赖性,建立基于福林酚显色反应的茶多酚含量快速检测新方法。
2016年S1期 No.209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郝振霞;金莉莉;周苏娟;于良子;陈红平;刘新;鲁成银;
以福林酚显色反应和分光光度法为基础进行多酚含量检测是当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方法[1,2]。与其他显色体系相比,福林酚显色反应因为定量准确且检测结果可用于简单评估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而广受青睐,但是文献报道该反应需30~90min才能达到适宜分光光度检测的稳定状态[3]。为避免同一检测系统中(包括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不同检测对象的显色反应时间差异(t)所造成的测量误差(A),常规实验室检测均在显色反应完成后、颜色信号达到稳定状态后进行,整个测试耗时超过2h,检测效率较低。实验利用微流控纸芯片[4,5]的阵列反应能力,进行标准溶液与样品的同步平行显色与信号检测,通过消除检测中的显色反应时间差异(即使Dt=0),消除检测数据对显色反应进行程度的依赖性,建立基于福林酚显色反应的茶多酚含量快速检测新方法。
2016年S1期 No.209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李丛荻;何裕建;袁龙飞;许瑞翔;李莉;李薇;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快速检测稻田中双草醚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QuEChERS)进行样品前处理,实现了对稻田水、土壤及稻米3种基质中双草醚的快速检测。在添加回收浓度为0.02mg/kg的条件下,土壤的添加回收率为74.0~95.2%,稻米的添加回收率为72.0~85.1%,稻田水的添加回收率为77.4~97.3%。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
2016年S1期 No.20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李丛荻;何裕建;袁龙飞;许瑞翔;李莉;李薇;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快速检测稻田中双草醚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QuEChERS)进行样品前处理,实现了对稻田水、土壤及稻米3种基质中双草醚的快速检测。在添加回收浓度为0.02mg/kg的条件下,土壤的添加回收率为74.0~95.2%,稻米的添加回收率为72.0~85.1%,稻田水的添加回收率为77.4~97.3%。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
2016年S1期 No.20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申素素;方小伟;陈焕文;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将近一半的人口以大米或米制品为主食[1]。通常大米中脂质约占0.3%~0.5%[2]。在储存过程中,大米有至少两个过程影响脂质成分,一个是脂的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另一个是脂质(包括游离脂肪酸)氧化成氢过氧化物[3]。大米陈化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变化的复杂过程,其机理目前尚不明确。而大米中脂肪酸的是大米陈化的重要标志物之一[6]。因此,迫切需要实现对大米中脂肪酸的快速检测,对大米储存及其陈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技术,对大米进行直接质谱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大米中脂肪酸的差异性。iEESI-MS化学指纹谱图表明,大米中含有脂肪酸主要有壬酸、棕榈油酸、亚麻酸等。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米样品存在明显成分含量的差异。因此,iEESI-MS具有低样品消耗、快速、灵敏度好、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无需复杂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大米中脂肪酸的快速定性分析。
2016年S1期 No.20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申素素;方小伟;陈焕文;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将近一半的人口以大米或米制品为主食[1]。通常大米中脂质约占0.3%~0.5%[2]。在储存过程中,大米有至少两个过程影响脂质成分,一个是脂的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另一个是脂质(包括游离脂肪酸)氧化成氢过氧化物[3]。大米陈化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变化的复杂过程,其机理目前尚不明确。而大米中脂肪酸的是大米陈化的重要标志物之一[6]。因此,迫切需要实现对大米中脂肪酸的快速检测,对大米储存及其陈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技术,对大米进行直接质谱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大米中脂肪酸的差异性。iEESI-MS化学指纹谱图表明,大米中含有脂肪酸主要有壬酸、棕榈油酸、亚麻酸等。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米样品存在明显成分含量的差异。因此,iEESI-MS具有低样品消耗、快速、灵敏度好、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无需复杂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大米中脂肪酸的快速定性分析。
2016年S1期 No.20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尚玉婷;
以2-羟基苯并噁唑为母体结构,在3’和5’端引入吸电子基团,合成苯并噁唑类锌离子荧光探针,其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表征并用光谱法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该探针对Zn2+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与Zn2+作用后,颜色由淡蓝色变成亮蓝色,发射波长由471nm移至451nm处,荧光强度随着Zn2+加入不断增强,在1~10μM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荧光响应,最低检测线达78nM。此外,该探针应用于HepG2活细胞中,能跨过细胞膜实现对Zn2+的检测。应用于植物体系中,可实现在植物体内的传导及对Zn2+的检测,具有应用到生物领域,从而实现快速检测的潜质。
2016年S1期 No.209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尚玉婷;
以2-羟基苯并噁唑为母体结构,在3’和5’端引入吸电子基团,合成苯并噁唑类锌离子荧光探针,其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表征并用光谱法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该探针对Zn2+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与Zn2+作用后,颜色由淡蓝色变成亮蓝色,发射波长由471nm移至451nm处,荧光强度随着Zn2+加入不断增强,在1~10μM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荧光响应,最低检测线达78nM。此外,该探针应用于HepG2活细胞中,能跨过细胞膜实现对Zn2+的检测。应用于植物体系中,可实现在植物体内的传导及对Zn2+的检测,具有应用到生物领域,从而实现快速检测的潜质。
2016年S1期 No.209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马凯;武会娟;范筱京;安云鹤;杜美红;陈尔凝;刘悦;高丽娟;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6h内从鲜猪肉中富集、提取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方法。对鲜猪肉样品进行3h增菌后,在37℃条件下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免疫磁球,从250mL体系中快速捕获两种目标致病菌,快速提取核酸后,结合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使用两重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检测限分别达到2.52CFU/g和1.36CFU/g。方法总体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达到100%,适用于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快速检测。
2016年S1期 No.20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马凯;武会娟;范筱京;安云鹤;杜美红;陈尔凝;刘悦;高丽娟;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6h内从鲜猪肉中富集、提取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方法。对鲜猪肉样品进行3h增菌后,在37℃条件下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免疫磁球,从250mL体系中快速捕获两种目标致病菌,快速提取核酸后,结合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使用两重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检测限分别达到2.52CFU/g和1.36CFU/g。方法总体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达到100%,适用于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快速检测。
2016年S1期 No.20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徐浩;李晨;赵新颖;
建立了流动注射法测定水质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方法,测定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并比较了国标法和本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法在0.00~9.72(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1),相对标准偏差在0.97%~3.77%之间。与国标方法相比,本法结果准确可靠,无显著性差异,分析步骤简单,有利于在日常水体监测工作中推广。
2016年S1期 No.20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徐浩;李晨;赵新颖;
建立了流动注射法测定水质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方法,测定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并比较了国标法和本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法在0.00~9.72(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1),相对标准偏差在0.97%~3.77%之间。与国标方法相比,本法结果准确可靠,无显著性差异,分析步骤简单,有利于在日常水体监测工作中推广。
2016年S1期 No.20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彭西甜;童园;夏虹;周有祥;张惠贤;龚艳;彭立军;
采用黄曲霉毒素专用固相萃取柱HiCapt Aft萃取食用油中的5种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离检测,建立了一种食用油中5种黄曲霉毒素的简单、快速、灵敏、低成本的分析方法。对色谱分离和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好的条件下,G2、B2、B1在0.1~50.0μg/kg,M1、G1在0.5~50.0μg/kg时,5种黄曲霉毒素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的平方(R2)都为0.9999。低中高3种添加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1.3%~103.7%,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8.6%和9.5%。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快速简单、有机溶剂消耗少、检测成本低,在食用油黄曲霉毒素的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2016年S1期 No.209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彭西甜;童园;夏虹;周有祥;张惠贤;龚艳;彭立军;
采用黄曲霉毒素专用固相萃取柱HiCapt Aft萃取食用油中的5种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离检测,建立了一种食用油中5种黄曲霉毒素的简单、快速、灵敏、低成本的分析方法。对色谱分离和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好的条件下,G2、B2、B1在0.1~50.0μg/kg,M1、G1在0.5~50.0μg/kg时,5种黄曲霉毒素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的平方(R2)都为0.9999。低中高3种添加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1.3%~103.7%,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8.6%和9.5%。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快速简单、有机溶剂消耗少、检测成本低,在食用油黄曲霉毒素的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2016年S1期 No.209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王文珺;桑华春;韩霄;叶升峰;严可以;刘磊;
研究目的是开发检测饲料及其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ELISA试剂盒;首先用方阵法筛选包被抗原、抗体的浓度,确定稳定的检测体系,然后建立玉米赤霉烯酮间接竞争性ELISA的标准曲线,并进一步考察抗体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样本检测限为100μg/kg,在待测样本中定量添加玉米赤霉烯酮,回收率为78.5%~115.0%。用本研究开发的ELISA试剂盒与德国拜发的试剂盒检测实际样本,两种试剂盒对样本阴阳性判定基本一致。该方法的建立可为我国饲料及粮食作物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执法依据。
2016年S1期 No.20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王文珺;桑华春;韩霄;叶升峰;严可以;刘磊;
研究目的是开发检测饲料及其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ELISA试剂盒;首先用方阵法筛选包被抗原、抗体的浓度,确定稳定的检测体系,然后建立玉米赤霉烯酮间接竞争性ELISA的标准曲线,并进一步考察抗体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样本检测限为100μg/kg,在待测样本中定量添加玉米赤霉烯酮,回收率为78.5%~115.0%。用本研究开发的ELISA试剂盒与德国拜发的试剂盒检测实际样本,两种试剂盒对样本阴阳性判定基本一致。该方法的建立可为我国饲料及粮食作物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执法依据。
2016年S1期 No.20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王文珺;桑华春;韩霄;
本文阐述了免疫检测技术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从技术、法律、标准等角度对这一技术在我国发展进行了展望。总体来说,免疫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是理想的。
2016年S1期 No.20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王文珺;桑华春;韩霄;
本文阐述了免疫检测技术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从技术、法律、标准等角度对这一技术在我国发展进行了展望。总体来说,免疫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是理想的。
2016年S1期 No.20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李海霞;钟太刚;赵晓霞;田福成;高德江;于永;
研究了一种用于饮用水质量的控制的检测系统--饮用水中溴酸盐快速定量检测系统,并对检测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线性、稳定性和检测仪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波长示值误差范围为-7.98~-2.27nm,波长重复性范围为0.54~1.15nm;线性相关系数R的范围为0.9992~0.9998;0.010mg/L标准溶液测定的示值误差为0.001mg/L,重复性范围为7.0%~8.1%;0.030mg/L标准溶液测定的示值误差范围为0.001~0.002mg/L,重复性范围为3.0%~3.5%;30min内吸光度变化范围为0.001~0.004;将该检测系统应用瓶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的快速定量测定,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2016年S1期 No.20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李海霞;钟太刚;赵晓霞;田福成;高德江;于永;
研究了一种用于饮用水质量的控制的检测系统--饮用水中溴酸盐快速定量检测系统,并对检测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线性、稳定性和检测仪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波长示值误差范围为-7.98~-2.27nm,波长重复性范围为0.54~1.15nm;线性相关系数R的范围为0.9992~0.9998;0.010mg/L标准溶液测定的示值误差为0.001mg/L,重复性范围为7.0%~8.1%;0.030mg/L标准溶液测定的示值误差范围为0.001~0.002mg/L,重复性范围为3.0%~3.5%;30min内吸光度变化范围为0.001~0.004;将该检测系统应用瓶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的快速定量测定,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2016年S1期 No.20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李海霞;许静;钟太刚;戴丰;谢志国;赵宏智;高德江;于永;
本文对基于染色析出-光度衰减分析技术的蛋白质快速检测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线性、稳定性、检测仪示值误差和重复性、准确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波长示值误差范围为2.87~6.01nm,波长重复性范围为0.30~0.50nm;线性相关系数R的范围为0.9985~0.9989;标准物质测定示值误差范围为-3.8%~-0.4%,重复性范围为0.4%~0.8%;30min内吸光度变化范围为0.001~0.002;将蛋白质快速检测系统应用到新鲜乳、市售纯牛奶、牛奶饮料(核桃、燕麦、红枣)、奶粉等样品中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2016年S1期 No.209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李海霞;许静;钟太刚;戴丰;谢志国;赵宏智;高德江;于永;
本文对基于染色析出-光度衰减分析技术的蛋白质快速检测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线性、稳定性、检测仪示值误差和重复性、准确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波长示值误差范围为2.87~6.01nm,波长重复性范围为0.30~0.50nm;线性相关系数R的范围为0.9985~0.9989;标准物质测定示值误差范围为-3.8%~-0.4%,重复性范围为0.4%~0.8%;30min内吸光度变化范围为0.001~0.002;将蛋白质快速检测系统应用到新鲜乳、市售纯牛奶、牛奶饮料(核桃、燕麦、红枣)、奶粉等样品中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2016年S1期 No.209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李永红;任敏;闵顺耕;谭佳南;孙延;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是一种崭新的用有测定元素含量的原子光谱技术,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本文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试验装置,对土壤样品中的Ca、Mg、Si、Al等元素组成进行了快速定性分析。
2016年S1期 No.20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李永红;任敏;闵顺耕;谭佳南;孙延;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是一种崭新的用有测定元素含量的原子光谱技术,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本文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试验装置,对土壤样品中的Ca、Mg、Si、Al等元素组成进行了快速定性分析。
2016年S1期 No.20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谭棕;陈达;
乳制品食用安全性是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牛奶中最为典型的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为研究对象,将咖啡环效应与显微拉曼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咖啡环现象的高效分离富集作用和显微拉曼光谱的微区分析能力和成像功能,并辅以针对性的化学计量学算法,发展了一种牛奶中三聚氰胺的简便、高效检测方法。本方法对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出限为1×10-6,与普通拉曼检测方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提升了103~104倍。
2016年S1期 No.20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谭棕;陈达;
乳制品食用安全性是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牛奶中最为典型的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为研究对象,将咖啡环效应与显微拉曼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咖啡环现象的高效分离富集作用和显微拉曼光谱的微区分析能力和成像功能,并辅以针对性的化学计量学算法,发展了一种牛奶中三聚氰胺的简便、高效检测方法。本方法对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出限为1×10-6,与普通拉曼检测方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提升了103~104倍。
2016年S1期 No.20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颜朦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无需标记、简单成本低、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在生命科学、新药开发、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检测及国家安全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识别分子是SPR技术的重要组成,它决定其检测的专一性及灵敏度,因此识别分子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简要综述了基于不同识别分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近10年来在农药监测方面中的应用。包括抗原-抗体识别技术、乙酰胆碱酯酶识别技术、表面分子印记技术等。最后分析了不同分子识别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他分子识别技术在农药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2016年S1期 No.20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颜朦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无需标记、简单成本低、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在生命科学、新药开发、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检测及国家安全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识别分子是SPR技术的重要组成,它决定其检测的专一性及灵敏度,因此识别分子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简要综述了基于不同识别分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近10年来在农药监测方面中的应用。包括抗原-抗体识别技术、乙酰胆碱酯酶识别技术、表面分子印记技术等。最后分析了不同分子识别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他分子识别技术在农药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2016年S1期 No.20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杜鹏飞;金茂俊;陈鸽;张婵;崔雪妍;张玉丹;金芬;邵华;佘永新;王珊珊;郑鹭飞;王静;
作为一项新兴的检测技术,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在蛋白质和核酸的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除在医学检验领域的成功应用外,该方法在食品安全、畜牧兽医和环境领域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研究。本文从生物条形码的原理、检测方法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详细介绍生物条形码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6年S1期 No.20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杜鹏飞;金茂俊;陈鸽;张婵;崔雪妍;张玉丹;金芬;邵华;佘永新;王珊珊;郑鹭飞;王静;
作为一项新兴的检测技术,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在蛋白质和核酸的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除在医学检验领域的成功应用外,该方法在食品安全、畜牧兽医和环境领域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研究。本文从生物条形码的原理、检测方法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详细介绍生物条形码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6年S1期 No.20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柳颖;郭逸蓉;朱国念;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将荧光偏振原理和小分子竞争免疫原理相结合的免疫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检测荧光标记小分子抗原与抗体结合前后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来间接反映样本中目标分析物的含量。该分析方法用时短,无需洗涤,稳定性较好,适用于样本的快速大量筛选,目前在一些常见农药上有应用报道。本文主要总结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方法原理以及目前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2016年S1期 No.209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柳颖;郭逸蓉;朱国念;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将荧光偏振原理和小分子竞争免疫原理相结合的免疫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检测荧光标记小分子抗原与抗体结合前后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来间接反映样本中目标分析物的含量。该分析方法用时短,无需洗涤,稳定性较好,适用于样本的快速大量筛选,目前在一些常见农药上有应用报道。本文主要总结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方法原理以及目前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2016年S1期 No.209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张超;赵风年;洪思慧;王珊珊;佘永新;金茂俊;金芬;邵华;郑鹭飞;王静;
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以自制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合成具有特异性识别三聚氰胺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扫描并分析聚合物微球的表面结构和颗粒大小。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成功偶联,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及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三聚氰胺有特异性吸附,并建立了基于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前处理技术的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磁性分子印迹技术在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2016年S1期 No.209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张超;赵风年;洪思慧;王珊珊;佘永新;金茂俊;金芬;邵华;郑鹭飞;王静;
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以自制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合成具有特异性识别三聚氰胺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扫描并分析聚合物微球的表面结构和颗粒大小。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成功偶联,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及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三聚氰胺有特异性吸附,并建立了基于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前处理技术的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磁性分子印迹技术在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2016年S1期 No.209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高尚;孙来军;惠光艳;王乐凯;戴长军;王佳楠;
偶氮甲酰胺作为增筋剂被广泛使用于面粉中,但一些研究表明该物质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合添加到面粉中。本研究根据面粉中偶氮甲酰胺含量的不同,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结合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不同的定量分析模型。研究通过逐步稀释法制备了101个不同ADC含量的面粉样品,并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这些样本的光谱,得到范围为850-1050nm的光谱数据。在光谱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相关系数法被用来提取特征波段,马氏距离法被用来识别异常光谱。当对所有浓度的偶氮甲酰胺样品建立模型时,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关系数(R)、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达到0.97828、18.2887和4.7621,这表明模型在整体上具有很好的拟合度和预测能力,但是通过分析预测结果发现模型对低浓度样本的预测较差。针对此问题,利用低浓度样品进行二次建模,模型对低浓度样本预测结果:R、RMSEP和RPD可达到0.99492、2.0286和9.4631,结果表明模型对低浓度样本的预测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6年S1期 No.209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高尚;孙来军;惠光艳;王乐凯;戴长军;王佳楠;
偶氮甲酰胺作为增筋剂被广泛使用于面粉中,但一些研究表明该物质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合添加到面粉中。本研究根据面粉中偶氮甲酰胺含量的不同,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结合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不同的定量分析模型。研究通过逐步稀释法制备了101个不同ADC含量的面粉样品,并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这些样本的光谱,得到范围为850-1050nm的光谱数据。在光谱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相关系数法被用来提取特征波段,马氏距离法被用来识别异常光谱。当对所有浓度的偶氮甲酰胺样品建立模型时,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关系数(R)、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达到0.97828、18.2887和4.7621,这表明模型在整体上具有很好的拟合度和预测能力,但是通过分析预测结果发现模型对低浓度样本的预测较差。针对此问题,利用低浓度样品进行二次建模,模型对低浓度样本预测结果:R、RMSEP和RPD可达到0.99492、2.0286和9.4631,结果表明模型对低浓度样本的预测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6年S1期 No.209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