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良漪
通过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21世纪发展的趋势,说明了科学实验和分析技术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讨论了中国分析仪器特别是传感器的现状和难点,重点从产业化方面讨论了中国传感器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努力方向。
2005年0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李万霞,郭璇华,龙蜀南
综述了近年来离子选择性电极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对酶电极的应用也作了介绍。对离子选择性电极在食品分析中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5年03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2005年03期 12-26+28-41+46-51+53-59+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吴志皓,唐尧基,李桂敏,李德亮,王金中,刘绣华,范顺利
综述了近年来荧光分析法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国内的应用情况。内容包括:常规荧光分析法、同步荧光光谱法、导数荧光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法、固体表面荧光光谱法和荧光动力学分析法等,共引用参考文献113篇。
2005年03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陈传金,王先培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WW的虚拟分析测试中心实现方案。该方案使用BSDA构架,综合应用VRML和JAVA,IML等技术,实现二维和三维分析测试虚拟实验。通过JSP网页将实验场景向外发布。用户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交命令和参数,远程控制虚拟仪器设备,实时观察结果。
2005年03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祁欣,杨雪飞
研制了中药有效成分超声波双频湍动萃取装置。频率为57kHz的破碎超声探头挂在罐体中央上方,频率为28kHz的8个超声探头粘在罐体四壁外侧,对罐内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实施攻击破壁和传振空化作用。罐内设有对溶液进行喷射、涡漩的气体搅拌系统和冷凝回流控温系统,罐底设负压吸渣系统。对葛根素进行20min萃取,萃取率达98.3%。该装置操作简单,耗能低,特别适用于恒稳、易挥发介质中有效成分的萃取。
2005年03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施治国,王忠华,胡翎,杨洗
对BECKMAN比表面孔径测定仪计算机系统存贮和显示部分的硬件和软件作了改进,使仪器操作更加方便,数据存储更加安全。
2005年03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金米聪,陈晓红,李小平,姚浔平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果中6苄基腺嘌呤残留的方法。样品用酸化甲醇提取,以ZorbaxSBC18柱(150mm×4.6mm×5μm)分离,以甲醇+0.1%醋酸(75+25)为流动相。质谱检测采用了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离子化技术和选择离子检测(SIM)模式,定量检测离子m/z226[M+H]+,线性范围为0.05~2.0mg/L,检测下限为0.0025mg/kg,平均回收率为94.0%,RSD小于10%。LC/MS法不仅快速方便,而且比LC/UV法灵敏度高近20倍。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满意。
2005年03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陈新焕,王正良,熊芳,杨万彪,刘晓波
建立了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中微量砷的方法。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砷浓度在0~150n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3,检出限0.4ng/mL,回收率98.0%~100.5%,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3.7%
2005年03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高芸,朱晓兰,林辉,杨艳
研究了用加速溶剂萃取仪提取土壤中菊酯类农药的最佳条件。采用正己烷和丙酮(1∶1,V/V)混合溶剂作为提取剂,萃取温度40℃,压力10.3MPa。样品无须净化,样品经提取浓缩后,采用大口径毛细管柱(DB5,30m×0.53mm×1.5μm)分离,ECD检测,外标法定量。回收率为81.4%~103.5%,RSD为2.87%~5.12%。方法简单、快捷、经济。
2005年03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陈秀娟,洪涛,沈方祥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镉的适宜检测条件,建立了王水-高氯酸的消解体系,并以二硫腙-四氯化碳作为抗干扰剂,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60μg/L,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0.2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5%~7.8%,回收率为85%~115%,可用于土壤中镉的检测。
2005年03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顾春菊,马敬红,李兰
以KSCN作为内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氧化纤维素中的羧基含量作了定量分析,得出了线性关系较好的标准曲线。用本法对未知氧化度样品的羧基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2005年03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陈青,魏伯荣,包德君
介绍了差示扫描量热法单峰测定物质纯度的装置和基本原理,说明了纯度分析软件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差示扫描量热法单峰测定物质纯度的优缺点和测试条件,对本法与其他方法的测定结果作了对比。
2005年03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王怀功,李合成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S版铝板基上的砂目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比较了不同砂目形貌对PS版性能的影响。实践证明,SEM可以方便直观地观察铝板基上砂目的细密程度、平台和深度,为砂目的处理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2005年03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江娟
为了更好地利用厌氧处理产生的气体,采用便携式红外分析系统对厌氧堆肥过程中的产气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堆肥开始阶段,甲烷产率只有7.8%左右,远远低于32.8%的二氧化碳产率;而随着反应的进行,甲烷产率逐渐高于二氧化碳产率,并于第90天左右达到最高值(42.0%);此后二氧化碳及甲烷产率都逐渐降低,但甲烷产率始终高于二氧化碳产率。
2005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宫晓峰
采用氩放电检测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氩气纯度。结果表明,仪器测量灵敏度、精密度较好。讨论了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5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刘晓
在色谱定量分析中,精确定位色谱峰是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识别色谱峰的新方法。利用标尺与色谱曲线的交点寻找色谱曲线的拐点,进而找到色谱峰,再结合气体组分时间窗参数,确定气体组分。方法快速、准确,不需要人工干预,对不规则色谱峰的处理非常有效。
2005年03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李琼,谢国明,徐华建,阳强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血乙醇浓度分析方法,包括顶空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散射能量衰减法、呼气法、酶电极法。对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作了简单介绍,对各自的特点作了评价。
2005年03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李美琴,张敏红,金乃宝
设计了一种小型平台加热温度显示控制装置,用于对药用塑料瓶进行热压成膜制片。该装置操作方便,制成的药用塑料瓶溴化钾片,得到的红外光谱图质量良好。
2005年0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赵守国,李瑞波
针对HC型微量硫分析仪标定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了标定方法,采用与甲醇合成原料气组分相同的标准混合气作为稀释气,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2005年03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冯婷,刘华
介绍了天然VE和植物甾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使用SY-8000系列仪器搭建等度或二元低压液相色谱系统,对样品组分进行分离和检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2005年03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