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桦,刘广荣
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是分析复杂混合物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以及薄层色谱(TLC)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中的接口技术。
1997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谯斌宗,方国桢,方梅
评论了近五年来我国在示波滴定(用示波器检测终点的目视滴定)方面的新进展,包括示波电位滴定、示波电导滴定、示波电流(安培)滴定、示波库仑滴定。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概述了应用情况,简评了计算机和分析化学计量学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对各种滴定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1997年04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陈莉月,徐立强
介绍了密闭微波溶样方法的进展,列出几种国外和国内的典型设备,简要说了它们的功能。
1997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赵良仲,刘世宏,潘承璜
提出了通过改变X射线入射角对粗糙样品表面作小面积成象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的方法,以识别、消除或减少表面粗糙引起的遮蔽效应,获得比较真实的样品表面元素分布图。以表面粗糙的Ba-K-Bi-O超导膜为例,演示了变角分析法的应用。讨论了改变X光入射角对被分析面积的影响。
1997年04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高大启
提出了由两层径基函数(RBF)和两层线性基本函数(LBF)网络组成的串联神经网络模式分类方法。对气敏传感器阵列测试八种浓度甲醇溶液挥发蒸汽所得到的样本集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这种模式分类方法速度快,分类精度高,优于前向三层径基函数网络和线性基本函数网络模式分类方法。
1997年04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陈小明,谭劲松,聂利华,姚守拙
把荧光素固定在经处理的生物膜(新鲜羊肉膜)上,研制成光导纤维生物膜溴传感器。用该传感器对工业废水中的溴化物进行了监测。荧光线性响应范围8×10-7~2×10-5mol/L,相对标准偏差0.8%,响应时间2~3min。
1997年04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徐力言
卡尔·费歇尔(K-F)试剂库仑滴定是分析微量水的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经典K-F试剂的缺点是有吡啶的恶臭。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K-F试剂。新试剂用乙二胺代替吡啶,无恶臭,并具有反应速度快,终点稳定,贮存时间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1997年04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王崇杰,崔玉影
介绍了色谱数据中单高斯峰峰位及修面积的数值处理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色谱的一般分析过程,而且适用于色谱在线定性定量分析过程。
1997年04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杨江,胡赤鹰
研制了一种基于PC总线用于连接色谱仪和计算机的色谱信号处理卡。其功能是通过放大、V/F转换、隔离和计数,把色谱仪的模拟输出信号转换成16位或24位的数字量信号(由程序选择)。它由两个独立的信号处理通道组成,每个通道由放大器、V/F转换器、隔离电路和计数器等组成,并采用一定措施提高转换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本文介绍信号处理卡的硬件结构,驱动程序及其使用方法。
1997年04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刘金惠,张玉平,王志征
介绍了一种新型原盐质量检测仪器。它采用微波法检测水分,光电比浊法检测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原盐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着重对系统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效果进行了讨论。测量精度符合GB5461-85国标规定。
1997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张晴
根据晶体旋转法建立了测定液晶预倾角的装置。介绍了测试原理,实验装置和液晶盒的制作方法。对测量的重复性,精度和可信度作了讨论。该装置简便、快速、准确,能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
1997年04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胡立设,杨辉
研制了一种适合工业过程控制的分光光度在线分析仪。它能测量在360~1000nm波长范围具有吸收峰的液体样品。用光缆连接的测样探头能直接插入工业过程溶液,进行实时在线分析。分析仪内置微机,测量可按使用者自编程序自动运行,并能存贮数据、计算和报出测量结果。分析仪能通过RS-232接口与外部计算机连接。该在线分析仪已成功地用于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的在线分析和自动控制。
1997年04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莫莉萍,李忠彦,秦贯丰,高大维
针对制糖工业结晶过程中测量糖溶液浓度的需要,依据自动折光仪光学测量原理,研制了成象清晰,过渡界线分明,结构紧凑的光路系统。详细介绍了检测棱镜、聚光镜、成象物镜等的结构参数和系统分辨率的设计和计算。
1997年04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于素华,胡效亚,冷宗周
在0.1mol/LHac-NaAc-1.0mol/LNaClpH=4.80缓冲体系中,用对Cu2+具有非能斯特响应(响应斜率61mV/decade)的高选择性碳糊电极(不含电活性物质)作指示电极,EDTA为滴定剂,以示波电位法滴定Cu2+。滴定曲线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相符。等当点突跃大,电极制作简便,方法直观、准确。
1997年04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李新
通过对热导检测器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的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能够在样品中除欲定量组分外其它组分不能单独出峰且相对组成已知的情况下进行定量分析。本法特别适合于含复杂成分萃取剂萃取液中溶质的定量分析。对改进后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围、误差及精度作了初步分析。
1997年04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朱岩,朱利中
采用EDTA作螯合剂,与Cr(Ⅲ)生成稳定的Cr(EDTA)-,用阴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检测Cr(EDTA)-和CrO4-。色谱柱DionexIonpacCS5,流动相10mmol/LNa2SO4,流速1.0mL/min,Varian5060型液相色谱仪,UV-100检测器,波长242nm。该法简便易行,可以直接对废水及土壤中的铬作价态分析,结果比较理想。
1997年04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蒋中华,马立人1997年04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金义忠,王育良,封沛,史涛
介绍了过程分析成套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条件、要求及失效模式。讨论了通过针对现场及气样条件设计过程分析成套系统时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系统检测的准确度。对过程分析仪器成套系统开发现状和前景作了简短评述。
1997年04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陈俊涛,孙志杰1997年04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王国兴1997年04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