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器

  • 辉光放电质谱计的进展

    祝大昌;

    本文详细评述和总结了辉光放电质谱计从历史原型到现代商品仪器在结构上的变化和发展,展示了这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过程和前景。

    1990年02期 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红外分光光度计发展概况

    汪国荣;

    本文对国内外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作了综述。通过对国外主要厂家典型产品的分析,评价了国外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技术水平。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付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在干涉仪性能、高速扫描、KBr分束器、空间双光束技术、光源及提高分辨率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和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国外仪器市场情况。对国内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和现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1990年02期 7-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脉冲激光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计的研制

    郑兰荪;黄荣彬;王光国;李文莹;庄马展;周牧易;

    以高能量密度的激光作用于固体样品表面,产生高温等离子体,以飞行时间质谱计对其进行质谱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分析手段之一,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分析范围广,样品损耗少,可进行微区分析等优点。本文介绍了本研究小组自行设计与研制的脉冲激光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原理、构造及其初步测试结果。

    1990年02期 12-1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微机化快速离子分析仪的研制

    高敦岳;杨林楚;冯琪龙;孙庆人;袁普俊;刘宜安;

    本文阐述快速离子分析仪的原理、总体结构和软件配置,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根据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原理,采用一次性电极,在微机控制下对人体血液和尿中的K~+、Na~+、Cl~-和Ca~(2+)等含量实现自动分析。电极的校正和测试能一完次成,分析速度快,取样量少,精度高,操作简便,为我国临床监护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1990年02期 15-2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气相色谱/石英炉(Ⅲ型)原子吸收光谱联用系统及其性能研究

    白文敏;汪宜;刘燕辉;

    设计并建立了气相色谱/石英炉(Ⅲ型)原子吸收联用系统,在选定条件下对系统的主要性能作了研究与测试。以四乙基铅为样品,线性范围0~8 ng,检测极限3.8×10~(-12)g/sec,最小检测量为30pg。作合成样品分析,相对标准偏差为3.31~4.12%,回收率为94.6~104%。

    1990年02期 20-2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双道原子荧光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孙方池;张有厚;

    本系统主要由原子荧光仪器主机、长安-033E微型计算机和数个接口电路及其外围设备等组成。系统软件采用APPLESOFT BASIC语言编写,部分程序采用6502汇编语言写成,系统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该系统可以自动采集并处理原子荧光幅度值,自动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显示并打印工作标准曲线,自动打印提交测试分析报告,测试结果可以存入软盘,供随时查询及并网处理。

    1990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四极滤质器中100%传输相图的一种新的绘制方法

    张海波;刘栋;

    本文利用马丢方程近似解法的结果和微机屏幕绘图技术,给出了一种绘制四极滤质器中100%传输相图的新方法,可以在IBM-PC机上绘制出理想场入口、边缘场入口和直流延迟装置入口处的100%传输相图。

    1990年02期 26-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高纯氩气纯度分析仪

    王清海;朱道乾;张莱荣;刘玉敏;周良模;

    研制了一台带双柱、双阀和高灵敏度氩离子化检测器的高纯度氩气纯度分析仪。它可以检测纯度为6个“9”(99.9999%)的氩气中的痕量甲烷、二氧化碳、氧气、氢气、氮气和一氧化碳等六种杂质,最小检测浓度分别为0.02,0.03、0.06、0.08,0.3和0.4ppm。总分析时间,包括阀切换时间在内,不超过十分钟。两根色谱柱分别装改性分子筛和Porapak Q担体。检测器采用Ni~(63)放射源,并用有机改性剂进行改进。该仪器适用于分析钢瓶氩气和氩气生产在线分析。

    1990年02期 28-30+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便携式光离子化气相色谱仪

    景士廉;赵瑞兰;王荣荣;李绍元;马如森;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光离子化检测器(PID)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原理和特性,并与国外同类仪器以及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气相色谱仪进行了技术数据对比。本仪器的检出限为0.42pg苯,灵敏度为0.48A/g,分别为FID的1/100和48倍。作者还给出了工业环境中硫化氢、苯、有机硫的实际分析测试结果。

    1990年02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微机化多功能电化学分析仪的研制

    许荣达;洪丽娟;陈庆绸;黄忻;杨孙楷;

    本文介绍一台微机化多功能电化学分析仪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结构。仪器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快速自动量程检测电路和模拟开关控制,并采用断续扫描技术以提高重叠伏安峰的分辨率。仪器能以控电位模式或控电流模式工作,完成(多扫描)电位溶出和计时电位溶出法实验。仪器的软件功能较为丰富,并可按实际试验需要更改软件。文中还讨论了断续方波溶出技术及多扫描电位溶出技术等的应用和开发。

    1990年02期 35-3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金丝玻管伏安检测器的研制

    李雨仙;李杏放;龙萍;严辉宇;

    研制了一种金丝玻管流动注射检测器。通过实验比较了金管电极与金丝玻管电极检测器的特性。结果表明,这两种检测器具有类似性能,但是金丝玻管电极加工简便,成本较低。该检测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关系都比较好,并且容易清洗。

    1990年02期 40-4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2305气相色谱仪点火线圈的改装

    刘斌;

    <正> 2305型气相色谱仪经长期使用后,常会出现点不着火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点火线圈对地接触不好,使3V交流电处于开路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固定接地的办法,把接地部位固定在氢焰检测器的底座上。方法如下:首先将点火线圈接地端用银焊焊接一段20mm长的细铜线(φ≈0.5mm),再在氢焰检测器底座上距点火线圈接线柱10mm处(具体位置任选),打一小螺孔。将点火线圈接地端引线绕在

    1990年02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四极质谱气体分析装置

    邱纯一;翟盛华;

    为了地震监测和预报,作者研制了一套四极质谱气体分析装置。该装置可测定H_2、He、CH_4、Ne、N_2、CO、O_2、Ar和CO_2等9种气体。与气相色谱法相比,对氦的灵敏度提高近10万倍,达到0.001 ppm,对其余气体灵敏度提高了10倍。该装置测量精度为1~3%,测量准确度为3%。

    1990年02期 43-4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Xytel催化剂自动评价装置的工艺设计

    张剑锋;

    本文描述了一套多功能催化剂自动评价装置的工艺设计。与传统评价装置相比,新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和精确,它提供了自动液体排放系统、二级背压控制、自动拉杆热电偶、自动采样系统、多变工艺进料系统等。色谱仪的操作完全由程序控制,数据通讯畅通。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产品气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数据可靠。

    1990年02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小型平面复合pH电极

    顾卫武;叶炳辉;

    研制了一种小型复合pH电极。电极头部为平面玻璃膜,外径3.4mm。参比室分上下两室,中间用陶瓷砂芯隔开。可用于对凝胶、纸张等表面作近似点状范围的pH测定,也可用于生物液、泥浆等污染性样品的测定。介绍了电极的使用方法。

    1990年02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显微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及其应用

    张象喜;

    显微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红外显微镜与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微量分析技术。本文简要介绍这种新技术的仪器结构、特点,及其在高聚物材料、晶体物质、纤维、油漆分析,法庭科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1990年02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红外反射水分计测量误差估计与计算器辅助校正

    李昶熹;

    本文介绍了一种估计红外反射水分计测量误差的统计方法。详细叙述了仪器主要技术指标的定义、测试步骤以及计标器辅助校正的原理与应用。

    1990年02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 裂解色谱法分析烷基胺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

    王连生;陈树藩;

    先用离子交换法使氯化烷基二甲基乙酸铵转化成季铵碱。再将微量的碱淀积在裂解送样器的探头上。当送样器插入裂解器即发生霍夫曼降解。样品的各长链烷基因降解反应而变成与烷基有相同碳数的正烯-1并由色谱仪分析,烯烃的碳数用logt(?)~n曲线推定。各烯烃的重量比用它们的峰面积计算。本法还可分析烷基胺聚氧乙烯醚,但必须用碘甲烷彻底甲基化。本法灵敏、简便,结果重复。

    1990年02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用XPS方法测量导电高聚物的功函数

    郭可珍;万梅香;

    本文论述利用XPS方法中二次发射电子测量导电高聚物功函数的方法。其测量原理是,被测样品和标准样品二次发射电子分布曲线所对应的起始点的动能之差与它们之间的功函数之差相等。因此,只要已知标准样品的功函数,即可根据上述关系求得被测样品的功函数。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掺杂聚吡咯的功函数为5·0eV,与文献值一致。用此法测量了由不同聚合方法得到的中性和掺杂聚苯胺的功函数,两者功函数的区别与其结构相吻合。

    1990年02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泡沫塑料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的微量金

    吴仪贞;

    本文着重研究了在王水体系中用泡沫塑料定量吸附金和选择硫脲解脱金的条件;试验了不同介质对金灵敏度的影响。比较了温度、酸度、时间、泡塑用量对金的吸附和解脱的最佳条件。

    1990年02期 68-6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傅里叶变换光谱学中切趾函数对相位校正的影响

    范世福;林春景;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光谱学中采用不同切趾函数对相位校正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数据计算和实验光谱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ertz相位校正法,不同切趾函数对校正结果影响很小;但采用Forman相位校正法时,不同切趾函数对校正结果的影响明显不同。Formsn法时余弦函数的校正效果最佳,Happ-Genzel函数次之,而市售仪器中常用的三角形切趾函数效果不好。

    1990年02期 70-7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哈特曼公式与色散凸轮轮廓曲线的分段设计

    王洪铎;

    在可见光范围内,哈特曼(Hartman)公式是求解任一波长折射率的较简便的经验公式。但是,在设计棱镜式单色仪中的色散凸轮轮廓曲线时,使用这个公式,其精度不能满足要求,需作必要的修正。本文提出一种分段设计方法,既保留了哈特曼公式较为简便的特点,又提高了计算精度,通过色散凸轮的转动,使色散棱镜的非线性色散准确地实现线性显示。

    1990年02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单光束与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对比

    杨毓宽;

    <正>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领域中,单光束型分光光度计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能进行波长自动扫描的仪器,只能用于定量分析。自60年代初双光束型分光光度计问世以后,单光束型分光光度计一度曾被双光束型分光光度计所压倒。进入80年代后,由于把单光束型分光光度计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不变光束技术(stable beam technology),在单光光束型分光光度计上实现了波长自动扫描的功能,从而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获得了新的发展。

    1990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氧化锆氧量计的一种改进电路

    巫忆陵;

    本文分析了一般氧化锆氧量计的构成及不足之处,给出了一种改进的氧量变换电路。它由一片12位A/D7109和两片EPROM2716组成。氧传感器输出的毫伏信号由A/D转换为11位数码,作为2716的地址线,寻址2716的的相应单元,输出对应的氧量BCD码。经译码,显示出锅炉的氧量值。另外,电路中将热电偶测得的炉温信号放大后作为A/D片的参考电压,从而消除了炉温波动对氧量显示值的影响。

    1990年02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PE-3600微机辅助红外光谱结构解析

    谢狄霖;张水冰;林积荣;

    利用PE红外分光光度计本身附带的3600型微计算机建立了红外光谱徽机辅助结构解析系统。该系统可以与红外分光光度计联机或脱机对未知物光谱进行结构分析,报告出未知样品若干种可能的结构基团的化学结构式及其相似性得分。

    1990年02期 81-8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下载本期数据